【聚光灯】
某种意义上,这是电视界“唯收视率论”的进化,长此以往,早晚进化成一个大怪兽,吞噬掉自己。虽然旁观者们总会说一句:如此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未来怎么办?或许资本的字典里就没有“未来”这个字眼吧。
当我从网上看到《楚乔传》播放量破400亿的时候,还是略感吃惊。赵丽颖称得上电视剧和网剧界的“数据女王”了,在她的某百科页面上,某剧全国网收视率破多少、某剧全年收视率排名多少、某剧全网播放量创多大纪录等描述比比皆是。2015年,她主演的《花千骨》成为中国首部网络播放总量破200亿的电视剧,摘得当年网播冠军。她似乎是为数据而生。
既是冠军,就该不断创造奇迹来保持形象。上半年玛丽苏神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创造了300亿的网播量,同为玛丽苏神剧翘楚,《楚乔传》不创造个纪录,出品方和赵丽颖都会不好意思吧。
环顾整个行业,甭管电视剧还是网剧,网上播出以后,播放量成了衡量剧集的硬指标,各种剧都会把播放量作为宣传的重点,绞尽脑汁要创造一个纪录。于是观众们在观看剧集以外,会看到一个热闹的场面,拼总播放量的、拼单集播放量的、拼上线市场与播放量数据的、做出各种预告片和花絮的……精彩程度超过剧情本身。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资本的力量。电视剧是一个艺术形式,但在资本面前,艺术这个复杂的东西,不如一堆数据来得直观。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投资人,都能看懂一个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一个演员表演的好坏,也没多少人会去认真了解评判文艺作品的理论标准、会花上多少年的耐心去打磨精品。资本的逻辑在于钱生钱,越快越好,投资一部剧最好就像炒股一样,迅速能见到收益。所以,在收版权的时候,就要看文学作品的点击数;上档播放的时候,就要看播放量了。说白了,就是把文艺简单粗暴地用一堆数据来量化,然后迅速收割。这个过程与互联网融合在一起,与网络文学相遇,在大数据概念的鼓噪下,就成了非常有中国特色的IP产业。
播放量越高,能得到的利益就越大。比如,对外宣传会很有利,能短时间内打造品牌影响力;品牌影响力又可以和高播放量一起增加议价能力,让电视剧卖个好价钱,最终这些都可以增强公司对外融资的能力,吸引更多的资本来接盘。
以至于,所有人都在醉心于“数字游戏”,而有意无意忽略了艺术本身。
就拿《楚乔传》来说,讲述的是一个女奴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同时爱上自己的两个“霸道总裁”之间纵横捭阖,最终打怪升级成为英雄,然后收获爱情,并且维护了世界和平。如此的玛丽苏套路,故事内核与《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汉情缘之云中歌》等等没有什么不同,服化道、特效制作也都半斤八两,演员表演也论不出短长。最直观最显示实力的,只能“沉迷数据、不可自拔”了。
而有人或许会问,他们都是大明星,粉丝多到像天上的星星,播放量高也在情理之中。乍看上去很有道理,毕竟赵丽颖、杨幂都是数以千万计的粉丝。但是细算起来真是那么回事吗?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总数量过7亿,网络视频用户大概5亿多,一部剧播放量达到400亿的话,足够每个网民都看几遍的。即使有各种各样的算法,比如点击一次就算一个VV(视频播放量),点击剧集和预告片都算一个播放,这也是违背科学规律的。全国人民得多闲,不事生产,集中精力看视频。
再去翻翻某宝上面各种低价高价卖播放量的商家们,我们还是得以窥见一二的吧。虽然视频平台都在宣称杜绝造假,技术总有被突破的时候。而且,大家都在一辆车上,谁能超然于物外跳车呢?
某种意义上,这是电视界“唯收视率论”的进化,长此以往,早晚进化成一个大怪兽,吞噬掉自己。虽然旁观者们总会说一句:如此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未来怎么办?或许资本的字典里就没有“未来”这个字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