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的人民公园
上世纪70年代初的金水东路
如今,在法桐树丛中穿梭的金水路。
【开篇的话】
初秋时节,柔软的阳光穿过法桐的绿叶,洒在行人的脸上,斑驳迷人。这样的场景,已在郑州上演了60年。
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郑州种植的第一批法桐行道树,在市民期盼的目光中长大,枝叶连绵,郁郁芊芊。郑州被唤作“绿城”,它们功不可没。法桐对郑州而言,不只是一种树,更代表了一种情怀,一份乡愁。
在城市建设步履匆匆的当下,法桐的枝叶上,始终栖息着郑州人对绿色的追寻和向往。今日起,大河报推出系列报道,带您一起品读郑州与法桐的60年情缘,走近郑州人心中的那一片绿。
□记者 王悦生 实习生 朱王威娜 文 记者 吴国强 摄影
核心提示|从新中国成立后郑州第一批法桐行道树长成,到郑州被誉为“绿城”,再到即将开幕的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60年来,郑州与法桐、与绿叶的缘分始终未断。
从1957年到2017年,一个甲子的光阴,倏忽而逝,当年力主在郑州种植法桐的“法桐三杰”,已有两人作古,但郑州人对于法桐的记忆从未模糊。
回忆
三位市领导拍板,郑州开始广栽法桐
百岁老人王均智,是新中国成立后郑州市的第二任市长,他从1956年至1968年担任郑州市长达12年。
晚年的王均智,思维清晰,说起郑州最开始种植法桐的细节,他如数家珍。1951年,他到郑州担任副市长,那时的郑州是一座被风沙包围的城市。当时郑州人有个顺口溜:“电灯不明,马路不平,无风三尺土,有雨满街泥。”后来有人调侃,如果当时有PM2.5数据监测的话,肯定每天都是爆表状态。
风沙那么大,老百姓天天吃灰,咋办?王均智主张种树。恰好,当时的市长宋致和、副市长史隆甫也喜欢种树搞绿化,所以,三人一拍即合,决定马上种树。这三人,后来也被称为郑州“法桐三杰”。
王均智回忆,最开始选种的是刺槐,先在德化街、二七路上栽种,可感觉这种树的树形、材质不好。有一天,史隆甫约他到现在的河南博物院附近的园艺场,说那儿有几棵法国梧桐,看能不能当行道树。到那一看,王均智立即被这种高大挺拔的树木吸引了。请教完专家后得知,这种树易成活,树荫大,秋天落叶也快,十来天就落完了,便于清扫。
二人把情况汇报给了宋致和,最后三人拍板,就在郑州广栽法桐。于是,郑州有了第一批法桐树。当时,郑州市政府还发红头文件,倡导全民植树,法桐的树影在郑州街头迅速扩散。
那时,王均智经常骑一辆自行车,在金水路、人民路来回巡查,发现哪棵树栽得有毛病,问题小的自己处理,问题大的就把树的方位、问题写在烟盒纸上,交给造林队处理。副市长史隆甫还曾拿着钢尺挨个测量树坑,不合格者,要求返工。
等到王均智担任郑州市长的第二年,即1957年,郑州第一批法桐行道树经过6年的生长,树冠成形,枝繁叶茂,也是从那时起,郑州街头的主色调开始变成了绿色,法桐开始了与郑州人至今已60年的情缘。只是如今,世事变迁,“法桐三杰”中的宋致和、史隆甫均已过世,只剩百岁老人王均智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