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开俊和父母在新房间合影,身后是他的各种奖状。
孙开俊爱笑爱弹吉他。
孙开俊改造前的房间,现在他的新房间条件大为改善。
几乎贴着书桌,用助视器看书、写作业,孙开俊需要付出常人三四倍的努力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先天视障二级残疾、先天性全身白化病、地中海贫血……其中任何一种疾病都能让人痛苦不堪,却自出生就集中在同一个孩子身上。13岁的广州少年孙开俊在父母、老师的支持下,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不到2岁到幼儿园随班就读,从小学到初中,不仅实现生活自理,还学业拔尖、兴趣广泛,获得广州市优秀少先队员、“最美羊城少年”等荣誉。如今在海珠区41中初三就读的开俊,已经开始备战中考。
先天视障 2米内只能看见人影
不甘厄运 像普通孩子一样求学
孙开俊的家位于海珠区昌岗中路一个宿舍区的首层。走进他家客厅,最显眼的就是开俊从小到大的照片和奖状,有学校的奖状,也有参加围棋比赛、残障人士跑步比赛等的奖状,一面墙的正中间还挂着一幅歌德的名言——“目标越接近,困难越增加”。“这是开俊自己选的。”孙爸爸说。走进房间,原本堆满杂物的书桌已经被改造成明亮宽敞的专属学习的空间,开俊正用助视器专注读书。
开俊出生时就患有视障,又患有先天性白化病,因而导致眼睛畏光,也加重了对视网膜的伤害。幼儿时他被评定为二级残疾,即便是2米以内,也只能看到人的影子。孙爸爸、孙妈妈都是坚强的人,天降厄运,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面对。“我们希望他跟普通孩子一样,尽管内心也明白很难”。1岁10个月,开俊就被送到幼儿园。“因为越小在普通环境中成长,就越能适应,不会觉得自己跟别人不同,也为他以后能够随班就读做好铺垫”。经过四年多的幼儿园学习,开俊被地段所属的昌岗中路小学接收,成为当时罕见的随班就读视力残障孩子。
坐讲台边 用望远镜才看清黑板
用心聆听 学定向行走听声定位
因为视障,开俊从小就特别注意用心聆听。但要克服视障绝非易事,老师将他安排在讲台旁边的“飞机位”,那时开俊还不会对焦望远镜,需要爸爸调好了望远镜焦距,他才可以看到黑板。三年级前,老师允许他在实在看不清的情况下走到黑板前。学校专门还邀请了盲校的老师前来指导,改善学校的无障碍设施,教开俊定向行走、听声定位,锻炼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