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索须河将“蝶变” 重现大运河风貌
来源:河南商报|0 | 2018-01-23 08:48:16

提到郑州的北四环(大河路),你能想到的是什么?

大车穿梭、位置偏远、人气不足、配套欠佳、刚需扎堆……

有谁知道北四环边的索须河,是曾经的中国大运河通济渠段,是属于郑州人的世界文化遗产。

有谁知道,天河路附近一个村子里不起眼的石桥,就是跨越千年的历史见证。

新年伊始,河南商报记者实地探访,为您进行打探。

【回溯】

惠济区曾是繁华的运河枢纽

时针倒回至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位于郑州市北部的惠济区(历史上的荥泽县)竟是一派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那年,野心勃勃的隋炀帝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以东都洛阳为起点,通济渠沟通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成为隋朝运河的主体部分。

战国时期开凿的鸿沟(通济渠前身)被疏浚、拓宽,沿渠筑御道、植柳树,形成了“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的美景。

位居大运河贯穿南北、联结东西的交通要地,“地管御河”的荥泽县成为水运枢纽,一时间“商旅往返,船乘不绝”。

直至元朝初年,黄河泛滥,通济渠遭淤塞,沿岸百姓更是背井离乡、苦不堪言。

贾鲁临危受命,征发民工堵塞决口,又疏浚原来的汴河河道,向南通达淮河,人称“贾鲁河”。

从战国鸿沟水系到隋唐通济渠,再到宋代汴河、明清贾鲁河,这条千古运河再一次承担了沟通黄、淮的历史重任,成为南北货物交流的“黄金水道”。

扼守运河要津的郑州惠济镇,一时间人文荟萃、物华天宝,盐业、烟草、药材、丝绸、染织千余杂货铺沿河连绵不断、错落有致,建于明初、横跨运河的惠济桥更成为时人称颂的对象。

【访古】

千年遗迹惠济桥

惠济区因此得名

穿越千年时光,惠济桥见证了运河兴衰、朝代更迭,甚至现在惠济区的命名,也与辖区内这座已经有1400多年历史的石拱桥有关。

沿着天河路向北,到绿源路左拐,至丰硕街惠济桥村,村子正中央围起一处公园,当中的三孔拱券石桥正是惠济桥。

“听老人们讲,桥上还有18根石栏杆,栏杆顶部嵌有铜罗汉,桥头还分别建桥楼供百姓遮风挡雨,可惜都没了。”年过六旬的惠济桥村村民李文喜叹口气说,到后来桥身连同汴河故道被黄土掩埋,惠济桥只露出青石桥面,更像是被民房包围的一条石板路,旁边还有一条臭水沟,里面什么都有,脏得很,是文物部门牵头把惠济桥“挖了出来”,还重建了桥栏和桥楼。

“考古勘探确认,惠济桥始建于隋唐,延续至宋元,明代重修,附近还出土有陶片、瓷片、铜钱、瓦当等文物。”郑州市文物局一位工作人员说,而索须河则始于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水系,沿用约1500年,其考古遗存解释了早期运河的形态、规模以及通济渠与作为水源河道的黄河的关系。

【传说】

状元报恩回报乡亲父老

惠济桥桥面青石上有两道深深的车辙印,诉说着数百年的行人过往。

抚摸着桥栏杆,惠济桥村村民吴西方大爷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在村民口中,这座石桥别有一番来历:相传很久以前,这里只有一座木桥供人过往。随父母流浪至此的乞丐孩儿“灰子”见两岸行人涉水来往,便发誓道:“乡亲们送来米面衣物,又容留我们一家在此落脚,待我长大后定要在此修座石桥,以谢父老!”

河西朱门大财主听了哈哈大笑,说一个要饭花子还想修桥,真是异想天开!

经过十几个春秋,“灰子”终于中了状元,他便向皇上请求在家乡修一座石桥。当年嘲笑灰子的大财主,做梦也想不到当日的乞丐之子会考上状元,真的修建了惠济桥,又愧又怕。

惠济桥建成时,状元的避水珠掉入河中,随从要跳进水中捞起,状元却道,“是我故意投人水中的,它沉入水底,河水便永不泛滥了。”自此,惠济河竟真的再未泛滥过。

【保护】

世界遗产各部门联手保护

二十世纪初,京汉铁路全线通车,漕运风光不再,但郑州作为全国铁路交通枢纽逐渐兴起。

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漕运和交通功能成为历史,曾从黄河向索须河引水的汴河故道已经被黄土掩埋,索须河却依旧东流,直至祥云寺附近汇入贾鲁河。

郑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通济渠是中国北方地区最早的、沟通黄河与淮河两大水系的运河遗存,也是贯通南北、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内陆水系。沿岸相关文化遗产更是星罗棋布:世界文化遗产惠济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荥阳故城、古荥汉代冶铁遗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信墓及碑刻、荥泽县城隍庙。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决定,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郑州市文物、水务、环保、城市管理、惠济区政府等有关部门也行动起来,对惠济桥等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发掘、修缮。在郑州市水务局牵头下,对索须河展开河道治理,也逐步开展清淤、堤坝保护、河滩整治、绿化、河水污染防治、水质监测。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