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勘探技师黄士德:一把探铲观古今
来源:映象网|0 | 2019-10-29 07:46:30

在郑州市中牟箜篌城遗址旁,62岁的黄士德拿着探杆在一片空地上打着探孔。“这里的土在淤泥层下出现了夯土的痕迹,还有零碎的陶片。这应该是原来的居民区,要仔细再探探,减小探洞之间的间隔,千万别遗漏了什么。”根据打上来土层的状态,黄士德时不时和一起勘探的同伴冉云祥交流着。

看一眼泥土就能判断年代和相关的信息,这个面貌憨厚,衣着朴素的黄士德是怎么做到呢?黄士德是洛阳偃师人,从小就跟着家里人和老前辈们学习文物勘探的技巧,当第一次通过土质准确判断出地下情况得到了师傅表扬时,好像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在他面前被打开了。在经过几十年的磨炼积累后,老黄已成为了全国有名的文物勘探技师,在很多文物考古工地上都能看到他勘探的身影。常年的野外工作使老黄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普通的面貌下却有着一双“犀利”的眼,能轻易的根据土壤判断出地下肉眼看不到的情况,从而给出独到的见解。

“干文物勘探这一行,需要对各种土质非常熟悉和了解,稍有失误就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因为任何工程的建设,必须先进行地下文物的勘探,只有在确定地下情况后才能进一步的施工。”老黄边说边拿起刚从地下取出的土说,“你看,从这块土的颜色和成分来看,说明过去这里是箜篌城的护城河”。说起如何辨别土质,老黄笑呵呵的说,地表往下40公分左右的土经过长年的犁地耕种,土质和颜色随之改变,这段土我们称为扰土或耕土,土里含有植物根系以及一些垃圾,而40公分以下的土如果没被动过,土质和颜色很均匀基本是一个颜色,如果动过,土质和颜色就会发生改变,这样的土是活土。还有,夯土有夯土的特征,墓道和墓坑土因长年淤积也各自有它的特征,想要精确的通过土质判断出地下情况,需要有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还要有悟性,这一行不是什么人想干就能干的”。

就拿黄士德双手虎口处布满的厚厚老茧来说,这是长年拿着探杆摩擦出来的。一个合格的探孔不能有倾斜,需要直上直下的一杆一杆的打出,往往一节探杆不够,就需要不断旋转探杆连接起来。一节探杆一米,最多一次连接了9根探杆,往往一个探洞打下来累的浑身都是汗。老黄说,干我们这一行都有职业病,往往手和肩膀会烙下肌肉劳损病根,但是为了能探明地下的情况,这点苦和累也值了。老黄的文物勘探技艺精湛,国内很多公司和文物考古工地都聘请他,走南闯北的也去过了很多地方,还参与了不少全国知名的重大考古工作。中牟县文管所赵福群说,在老黄的勘探帮助下,我们根据史载发现了2500年前中牟萑苻泽湖的存在,由此为萑苻泽奴隶起义提供了实物参照,这对丰富中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有利的证据。在结束工地勘探时,老黄苦笑着说,文物勘探这一行非常辛苦,现在年轻人没几个人愿意干了,都嫌这行既累又不挣钱,真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这个行当了。(记者 段晋哲 文/图)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