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募资 阿里欲重启赴港上市 买A股公司的节奏变了?
来源:上海证券报|0 | 2019-11-12 08:50:56

尽管阿里官方至今不予置评,但“双11”后寻求香港上市审批,并募资超过100亿美元的消息已经广为流传。与此同时,大举织网新零售,似乎已经不能概括阿里A股的买卖逻辑。

进入2019年以来,从投资美凯龙、申通快递,到相继拿下爱康国宾和美年健康,阿里的口味似乎有所变化,家居、物流、大健康成为新欢。除了定增和协议转让,可转债、购股权等也成为阿里A股买买买的新手段。

弹药充足专挑龙头

在阿里内部,各大业务群正在紧锣密鼓地备战第11个“双11”,但从此前阿里投资者大会透露的信息来看,阿里重启赴港上市只是时间问题。根据最新公布的财报,今年9月,阿里完成与蚂蚁金服的股权交割,成为其33%的股权持有人,并一次性收到蚂蚁金服的股权收益692亿元。阿里第三季度运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473.26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自由现金流达到304.88亿元。

股权关系进一步理清的同时,阿里也在为“商业操作系统”建设积蓄弹药。而与2019年“双11”不再强调“新零售”的概念类似,阿里的A股投资思路开始发散,关于线上线下融合的玩法开始向家居、大健康等领域深度延伸,且不是龙头不出手。

不到两年,家居领域的居然之家、美凯龙,以及体检行业龙头爱康国宾和美年健康均被纳入“生态圈”。

新零售之后是什么?

今年10月,居然之家借壳武汉中商获批,而阿里巴巴与云锋基金等早在2018年2月已经潜伏进入。

据一位投资机构负责人介绍,2017年底,居然之家开启融资时并不被市场看好,家居行业被认为是“传统行业”的代表,当时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概念火爆,但家居行业链路过长,改造起来难度过大。

早在2011年,天猫曾联合家具、沙发、灯饰、地板、木门、橱柜等家居建材类淘品牌,通过“爱蜂潮”项目的样板间和货架展示区进行过线下的“新零售”尝试,但效果一般,不过阿里并未因此放弃对家居建材品类的数字化改造,2015年,阿里巴巴成立了家居家装电商平台“极有家”。

在居然之家融资项目中,先期接触公司的云锋基金做了牵线人。“可能只有具备技术优势的互联网巨头进入,才能改变家居行业现状。”一位家居企业高管回忆,当时云锋基金决定投资,并且为居然之家引入战略投资方阿里巴巴,后者以54.53亿元入股15%,双方同时在移动支付、智慧门店、电商平台、智慧物流、消费金融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家居零售新模式。

与美凯龙的合作也是基于家居行业的痛点改造。2019年5月,美凯龙宣布与阿里巴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新零售门店建设、电商平台搭建、支付系统等七大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同时,阿里巴巴全额认购了控股股东红星控股发行的43.6亿元可交换债券。若日后全部换股,阿里将持有3.55亿股美凯龙股票,约占总股本的10%。同时,阿里在港股收购美凯龙3.7%的股份。

近百亿元资金投资居然之家和美凯龙后,阿里的线下零售布局已经在私有化银泰商业,入股苏宁云商(现苏宁易购)、三江购物、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的基础上,扩展至家居装饰及家具网络。当然,这并不局限于“卖场”,而是围绕家居场景消费的全产业链展开。今年10月,阿里巴巴5亿元投资了家居设计软件三维家,后者将和躺平(阿里旗下智能家居平台iHome)设计家合作,为消费者、设计师和品牌商家提供家居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从收购体检龙头透视大健康取舍

除了家居零售,阿里对爱康国宾和美年健康的投资奠定了阿里在民营体检行业的话语权。

今年1月,爱康国宾宣布私有化完成,阿里巴巴所控制的淘宝中国控股和Treasure Cottage Limited间接控制了爱康国宾不超过23.8%的股权。外部股东还包括云峰基金、苏宁易购等,爱康国宾的业务和资源将被纳入阿里大健康板块,日前,美年健康一纸公告宣布引入阿里及其一致行动人杭州信投等投资,后者以近50亿元的交易对价,一跃成为美年健康第二大股东。

对这两笔投资,一位互联网医药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最直接的逻辑还是对阿里大健康生态布局的补全。据他透露,阿里健康大药房中的“药+保健品”产品线中,保健品的利润还是相当可观的。而对于阿里的大健康生态,问诊和互联网医院模式受资质政策所限,但体检的门槛更低,且能与现有的阿里健康业务有更多契合。

最新数据显示,阿里健康包含医药电商平台、医药自营、消费医疗等业务,其中医药电商自营业务为其核心营收来源。截至今年9月,阿里健康大药房共上线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6万多款商品,与近3000家品牌合作。此外,包括医美、口腔、植发、基因检测等在内的医疗服务板块也是阿里健康“双11”的销售热门。

美年健康表示,引入战略股东能够帮助美年健康高质量提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构建协作创新的技术平台。从双方拥有的资源协同来看,“大健康”合作还有很多看点。

投资公司也搞“定金”玩法

与此前入股三江购物、苏宁易购、恒生电子、卫宁健康等的定增、协议转让等方式不同,阿里最近几期入股采用了更多样化的金融手段,包括可转债、购股权等。这与“双11”正在推行的“预付款+尾款”的优惠玩法竟有些类似。

例如,阿里投资美凯龙即通过可转债的形式。而投资申通,阿里先是于今年3月以46.6亿元价格收购申通快递14.6%的股份,4个月后又通过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签订协议,进一步获得购股选择权,双方约定,在3年有效期内,阿里巴巴可以要求购买一部分申通股东的股权,或部分申通股份。在阿里或其指定第三方行使全部购股权的情况下,购股权的总行权价格约为99.82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阿里来说,无论是购股权协议还是可转债,都是通过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交易方式,来锁定投资标的以便获得更高收益,这种类似“预付款+尾款”的交易模式为阿里的投资生态奠定了更稳健的护城河。如果双方的战略合作或文化融合等效果不符合预期,阿里可及时抽身将投资损失降至最低。

此外,无论是从标的的单笔投资金额还是从垂直行业的投资总额来看,阿里A股图谱都在“聚沙成塔”,其中新零售、家居、大健康、快递物流以及文化传媒领域的投资都超过百亿元。(记者 温婷)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