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援鄂医疗队员的战“疫”日记让人泪目 “一个夜班下来,筋疲力尽”
来源:郑报全媒体|0 | 2020-02-02 08:21:10

河南援鄂首批医疗队抵达武汉已一周,抗击疫情前线的消息牵动着家乡父老的心。忙碌间隙,队员写下了战“役”日记,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看得人泪流满面。

“一个夜班下来,筋疲力尽”

“没有日期的概念,只有昼夜轮回,今天想写两句了,才翻看一下日历。”河南援鄂医疗队队员、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王林梅在自己的“前线随笔”中写道。

据了解,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医疗队医护人员24小时4班倒,其中,白天12个小时3班倒,每班4个小时,晚8点到早上8点是一个夜班。

对于医务工作者而言,值夜班或许并不是一件难事,然而他们这次面对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这意味着,工作时他们不仅需要穿着防护服、戴上护目镜等,还要面对情绪紧张的患者。为了做到对患者的病情心中有数,医护人员需要一个个把他们拍醒,查看生命体征,同时给他们加油、打气。由于穿着笨重,医护人员行动、说话都非常吃力,每查看几名患者就需要停下来喘口气儿。

“一个夜班下来,筋疲力尽!”王林梅回忆道。

1个多小时后,王林梅和战友们终于把病区病人查了一遍,并把病人当前的状况写下来。早晨交接班时,他们又一个一个叮嘱给下一个值班大夫,这才放下心来。

“请等着我们的好消息!”

河南援鄂医疗队护理组大组长、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护理教研室主任张卫青每天有一项“必修课”:只要一从病房出来,她就赶紧给家里和单位报平安,让他们放心。然而,有些话她再也讲不出来了。

1月31日晚,她在日记中写道:妈妈,21天前,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按照咱们那儿的习俗,今天是您的“三七”,我应该去看看您。但是,在一线的我,只能面向家乡的方向,为您祈祷。

作为郑大二附院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兼队长,每一次危急关头,张卫青都不计个人安危,第一时间挺身而出。2003年“非典”暴发,张卫青站在了防控第一线;2008年汶川大地震,河南组建抗震救灾医疗队,她率先报名,与战友们一起救死扶伤。

每一次,张卫青的母亲都在背后支持女儿前往一线。只是这次离别,却再也没有机会挥手告别。

“亲爱的妈妈,您放心,女儿一定保护好自己,精神饱满地打好这场硬战,请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张卫青心中暗下决心。

“不用离我太近,我怕会传染你”

结束了一天的护理工作,河南援鄂医疗队队员、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疾病科主管护师张致琴深夜写下了让她暖心的瞬间。

一位老年患者需要戴一下吸氧管,当张致琴靠近操作时,老人却伸手示意说:“不用离我太近,我怕会传染你,只需要告诉我怎么做就行了。”

“她有一个和我一般大的女儿,她不想让‘孩子’被传染。”张致琴写道。当时在紧张的工作中,来不及有情绪起伏。当她提笔回想起来时,泪水模糊了双眼。

来自患者的体贴同样也温暖到了医疗队医疗组副组长、郑州大学五附院医疗队队长冯永海。有一次他刚刚查完房准备出门时,一位大姐对他说:“你们走吧,然后我再做雾化吸入治疗。”原来,这位患者也是一位白衣战士。她深知,雾化时喷出的气溶胶会增加传染性,所以才让医护人员离开后再做雾化治疗。

冯永海感动地写道:“祝福她早日康复,再来与我们共同奋战抗疫一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