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在逃亡途中 曾写下一首气势和意境盖过苏东坡的诗
来源:俊祥的生活 网易号|0 | 2020-06-18 11:08:55

宋词作为古代文化中的瑰宝,千百年来经久不衰,深得世人喜爱,随口就能吟诵出几句,对著名词人也如数家珍。从风格看,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词作,一般都充满豪情壮志,意境也非同凡响,让人读后有种荡气回肠之感。比如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相对而言,婉约派的作品,大多描述离愁别绪,伤感哀怨的爱情,以及女子对丈夫的相思。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都是婉约派的佳作。但是,要说谁说婉约派最著名词人,李清照称第二,肯定没人敢称第一,她是婉约派的大姐大,多情才子柳永也逊色三分。

古代写愁的文人有很多,就连一向浪漫豁达的李白,也曾写下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平心而论,众多诗人和词人中,李清照笔下的愁绪,最让人难忘,直击灵魂深处,且看“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满腹愁苦,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个人比黄花还要瘦,是何等的忧愁。

笔者最欣赏她的《声声慢》,自从上学时背诵这首诗,时隔多年,依旧能一字不落背出来,尤其是最后两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身为婉约派的翘楚,李清照的地位和影响毋庸置疑,但她也曾写过相当豪迈的作品,气势和意境盖过苏东坡。

《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创作于靖康二年,当时李清照处于人生最窘迫阶段,国仇家恨交织在一起,几乎压得她喘不过气。金兵大举南下,轻而易举攻入大宋都城,砸烂宫中的琼楼玉苑,更重要的是,还把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皇帝掳走,没有提前逃走的大臣与妃子、宫女,也未能躲过此劫,包括后来的奸臣秦桧。

李清照非常难过,彻底理解诗圣杜甫的那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虽有报国之志,奈何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心有余而力不足。康王赵构组建新朝廷,史称“南宋”,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奉命担任建康(南京)知府,李清照也来到建康陪伴丈夫,给他鼓励与照顾。

一天深夜,外面响起打斗的声音,原来城中发生了叛乱。既然是知府,赵明诚应该及时制定策略,想办法平定叛乱,这是他的分内工作。然而,没经历过这种事情的赵明诚,顿时乱了方寸,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身安危,毫不犹豫弃城而逃,动作十分麻利,当然没忘记带着妻子李清照。

逃出城后,依旧觉得不太安全,不敢有丝毫耽搁,马不停蹄加速前进,直到抵达乌江边,才稍作休息。两人一路无言,李清照的脸色很难看,丈夫以为她太累了,所以也没多想。站在乌江边,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李清照面色凝重,对丈夫弃城之事深感愤怒,随即写下这首《夏日绝句》。

短短20个字,却化用三个典故,人杰可理解为人中豪杰,其实是指汉初三杰萧何、张良与韩信,刘邦称帝后,当众称赞他们三个为人杰。鬼雄,出自屈原的作品《国殇》,意思是鬼中的英雄。这两句诗气势不俗,足以彰显李清照的气魄,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要在地府闯出名堂,成为鬼中英雄。

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借项羽乌江自刎的事迹,阐述何为英雄气概,宁可战死沙场,也不能苟且偷生,项羽临死前大笑着说:“今日我虽死,却还是西楚霸王。”对于丈夫弃城之举,李清照没有大吵大闹,但通过这首诗,可看出她非常愤怒,感觉丈夫太窝囊,如果将士都像他一样,大宋江山堪忧。

据说,赵明诚读完此诗,心里很不是滋味,对自己的行为懊悔、羞愧,夫妻二人的感情也大不如从前,赵明诚于一年多后忧郁而亡。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许多作品都让人回味无穷,但笔者认为,这首《夏日绝句》非常独特,尤其是前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适合作为座右铭,你觉得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