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成绩好高中就下滑 老师:非智力因素干扰
来源:腾讯|0 | 2020-08-10 08:37:52

“老师,我家孩子初中成绩全年级名列前茅,中考成绩也非常好,为什么到了高一成绩下滑到中下游?”

“老师,我家孩子到了高一,学习状态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每天看他熬夜到很晚,可总完成不了当天作业,这样下去高考怎么办?”

“老师,我家孩子初中阶段,每门功课都很优秀,可到了高一却成了拐子马,数学、语文、英语倒还好,可政治、化学、物理、历史完全处于劣势,每次大考总分被这几科拖到下游水平。愁死了!”

有人说,中考成绩决定高考成绩!有着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资深高中班主任却不这么认为,总有一些中考成绩非常优秀,到了高中成绩呈现断崖式下滑的案例比比皆是。特别是各县各区的中考状元,初中阶段非常优秀,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德智体美都全面发展,可到了高中,第一次月考就跌出了年级前100,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

中考,是人生升学中第一次全方位选拔淘汰赛,只有约一半的考生能顺利晋升到高中,能进入到重点高中的就是凤毛麟角般的稀有,确切地说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更何况抢生源大战早在中考前就已经展开,掐尖招生愈演愈烈,生源质量决定了高中竞争激烈程度。在高手如云的高中阶段,总有一些中考优秀的学生成绩一落千丈,这并不是极端案例。其实,问题都出在这3方面:

1.切换失败

从初中切换到高中,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也是高中非常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多数同学通过暑假自我调整或初升高衔接课以及开学前期能做好有效甚至高效切换,但有一部分同学有效切换失败,导致高中仍沿用初中的被动学习模式,跟不高中快节奏学习,初中保持的自信心受到打击,因此心理落差大,一时难以自我扭转局面,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高中阶段科目多课程多难度大,如果在中考后的第一个暑假做好初升高衔接,跟不上节奏并不奇怪。因为初中学习模式是被动的,依赖性质的,在老师和家长的驱动下,学习以记忆为主,近乎刻板的认真,花费大量时间达到对课程的熟练。这是初中阶段比较常见的学习习惯,可到了高中仍采用这样的学习模式,肯定行不通,因此曾经的学霸黯然失色,不再是王者不足为奇了。

2.假勤奋

有些同学看起来学习非常刻苦勤奋,晚上熬夜到凌晨白天吃饭走路都离不开书本,上课的笔记做得非常工整。上课思维总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不懂得识别哪些需要做笔记哪些理解就好,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全部一字不落地抄在笔记本上。根本没有时间主动思考,及时总结规律,进行探究发现等。

这些曾经的优秀学生,在抽象性很强的高中知识面前,依然停留在记住、背诵的层面,自然就无法应对综合运用、灵活多变的高中考查形式。所以,考试只能做对基础题,对稍有难度的题,也就是综合性高的题,就很难全对。

3.非智力因素干扰

有些同学智力高却成绩不好,为什么呢?因为智力因素只有在心情、情绪稳定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而初中阶段的佼佼者,到了高中成绩下滑,在心理上要承受很大打击,如果不懂得自我调整,一旦心理、情绪不在状态,再聪明的同学也无法做到潜心高效学习。

压力之下心烦意乱,学习不仅效率不高,而且顾此失彼。每天穷于应付当天学习进度,很难有时间总结学习方法,发现各门功课特点。被动学习,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不说,而且没有应有的效果,这样就会产生自我怀疑、甚至放弃的念头。学习成绩走向下坡路,那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