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收紧小贷公司出现爆雷 分众传媒、汉鼎宇佑“惊魂”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0 | 2020-09-07 14:28:50

小贷业务曾是上市公司火爆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中最亮一环,然而随着金融监管政策收紧,多家小贷公司出现爆雷,这让投资其中的诸多上市公司很受伤,不仅资金链受到拖累而股价出现大跌,留下了一地鸡毛,甚至有的公司实控人也因此被立案调查。

在前几年互联网金融潮兴起下,A股市场上自2017年以来约有50余家上市公司设立或参股了小贷公司,这些公司在初期发展非常火爆,或多或少地通过小贷业务获得了一定的收益,但随着金融监管政策的趋严,以及各类网贷公司相继爆雷下,涉足互联网金融的风向出现转向,原涉足相关“网贷”业务的上市公司要么选择退出,要么被深套其中,而受拖累股价也让二级市场投资损失惨重。股价大跌下,有多家公司出现实控人被立案调查,或被“披星戴帽”。

以2019年10月被立案调查的熊猫金控为例,其就因“沉迷放贷”而直至资金链断裂出现爆雷。2019年初时,熊猫金控旗下的银湖网累计借贷达80亿元,涉及出借人38700人,借款人高达20600人。在爆雷之前的2019年上半年,熊猫金控营收已经大幅下滑了43%,业绩表现相当惨淡,股价更是从2019年高点以来一路下滑,至今最大跌幅超过了70%。

除了熊猫金控,上市公司二三四五也因深陷小贷业务而最终导致出现大额坏账,从“贷款王”变为了“减值王”。其旗下的互联网金融机构“2345贷款王”因多次发生贷款用户逾期情况,在2017年时曾出现高达9亿元坏账,而2018年更因发放贷款产生的坏账导致资产减值了6.26亿元。2019年股价高点下跌以来,至今跌幅超过50%。

此外,曾经的热点上市公司恺英网络也同样如此。从2017年起,其大举进军互联网金融行业,曾一举收购了5家互金公司,布局多个现金贷,但因旗下贷款公司或是收不回借款导致资金链断裂、或是因为违规收取高额“砍头息”,互联网金融业务最终爆雷,当时的实控人王悦也在2019年5月被刑拘。从股价表现看,自风险暴露后,股价由2019年高点至今年低点,最大跌幅同样超过了50%。

上述过往案例无不反映出,小贷业务虽然曾经给上市公司带来很大诱惑和利益,但同时蕴藏的风险也是相当的高,这给目前仍参与小贷业务的上市公司敲响警钟。在目前仍涉及小贷业务的上市公司中,《红周刊》记者发现,有的已经开始显现风险,若把控不好,不排除会步往年爆雷上市公司的后尘。

分众传媒持股小贷公司 联营公司纠纷缠身或拖累上市公司

对于有的上市公司来说,因参与的小贷业务常年都处于一个亏损状态,不仅难以给公司带来收益,还很有可能成为上市公司的拖累,在这公司中就包括了分众传媒。

资料显示,分众传媒在2015年借壳上市A股后的第一笔投资并不是在主业上,而是瞄向了互联网金融领域,其旗下全资子公司在2016年1月斥资1亿元收购了信用卡代偿平台“还呗”的运营主体上海数禾科技70%股权,这笔收购在当时就因估值问题而受到了许多质疑,因为在收购之前的2015年,数禾科技还全年亏损547万元。直到现在,有关还呗和数禾科技的各种质疑仍在继续,它们已成为分众传媒风险的滋生地之一。

分析数禾科技在被分众传媒收购之后的表现,除了2019年,几乎都是在亏损的,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在投资该公司的几年中,几乎没有获得什么收益。资料显示,2016年3月至12月,数禾科技亏损了约2300万元,因这一时间段其还为分众传媒旗下全资子公司,业绩亏损直接拖累分众传媒净利润2300万元。2017年之后,分众传媒通过增资扩股和转让了数禾科技部分股权,使得数禾科技变身为分众传媒的联营公司。在2017年至2020年一季度期间,上市公司按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损益分别为-157.78万元、-1613万元、1.1亿元和-9208.4万元。整体核算下来,自2016年3月收购之后至2020年一季度,数禾科技不仅没有给分众传媒带来收益,相反还拖累了分众传媒利润约2278万元。

在对数禾科技的投资过程中是有不少疑问的。《红周刊》记者在上市公司2017年11月18日发布的转让部分子公司股权及增资扩股引入投资者的公告中发现,数禾科技2016年共亏损了4853万元,可其3月至12月仅亏损了2300万元,如此情况意味着数禾科技在前两个月就亏损了2500万元,这样的亏损金额是真实吗?同样是这份公告披露,数禾科技2017年1月至9月就共亏损4041万元,也就是在这一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开始明显收紧,而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中按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损益却只有-157.78万元,要知道上市公司在这年年末时仍持有数禾科技41.99%股权的,因此,-157.78万元损益数据是否真实是令人有疑问的。那么,数禾科技的业绩实际上对分众传媒的拖累究竟是多少,这是需要打上个大大问号的。

因数禾科技无法从日常经营上给上市公司带来收益,分众传媒便打起了股权挪腾的主意。先是在2017年11月,分众传媒将自己斥资5000万美元设立的具有互联网小贷牌照的分众小贷装入了数禾科技,紧接着又将数禾科技12.92%的股权以1.2亿元的价格卖出,由此推算,此时数禾科技100%股权估值高达9.29亿元,要知道在2016年时,数禾科技70%股权估值仅为1亿元,所对应的100%股权估值为1.43亿元。除此之外,当时还有红杉、信达、诺亚等投资方以3.5亿元增资了数禾科技608万元的注册资本,这一举动虽然将分众传媒所持数禾科技的股份稀释至41.9%,但却令其所持股权的身家水涨船高。据2017年年报,在丧失控制权后,分众传媒所持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利得高达5.6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数禾科技估值的水涨船高给分众传媒带来的收益仅仅只体现在了账面上,并不是“真金白银”的利润,而且这其中本身还包括了置入的分众小贷5000万美元的资产(若按1:6.5汇率计算的话,约合3.25亿元),若扣除分众小贷5000万美元资产的话,通过此番股权挪腾,数禾科技给分众传媒带来的溢价收益约2.35亿元(仅为账面收益),理论上,若此后数禾科技经营情况不能有效改善,则其账上的收益将会大幅缩水,事实上,此后数禾科技的不盈利也确实影响到了分众传媒收益,仅在2020年一季度,其按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就为-9208万元。

除了从账面收益角度看,数禾科技长期不盈利很可能会成为分众传媒的包袱,而若从风险角度看,还呗平台和数禾科技目前纠纷缠身,这很有可能给分众传媒的股价带来不小负面影响,一旦其未来出现爆雷风险,不排除会间接令分众传媒出现股价大跌可能。

公开资料显示,数禾科技旗下的还呗平台和分众小贷已多次出现用户投诉情况。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如黑猫投诉),就有不少用户投诉还呗收取高额担保费、主动还款失败、无法正常注销账号等问题。而据黑猫投诉上一位用户就表示,今年7月12日为还款日,之前一直处于还款中,系统没有自动扣款,自己也无法手动还款,直到晚上12点后就变成外部系统异常导致逾期。此外,还有投诉人称,在没有充值还呗会员的情况下,收到了188元会员费扣款。还有用户称在还呗借款1000元后,被(特约)百度服务扣款188元。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这188元计入借款成本,即使不再考虑其他利率,其年化借款利率也高达38%,超过了36%的民间借贷监管红线。

要知道,上述纠纷情况也都曾出现在过往已经爆雷的小贷平台上,上述信号的出现可能意味着这个小贷平台已经存在不少的经营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众多纠纷之外,早在2018年时,上市公司还在财报中披露,数禾科技的应收账款为4874万,坏账准备高达1107万,如此之高的坏账准备占比,同样很可能显现为数禾科技资金链的紧张以及贷款回收的艰难,若未来数禾科技真的出现“爆雷”情况,很难说参股40%的分众传媒能够金身不破!

汉鼎宇佑借微贷网大玩金融游戏 投资标的爆雷后公司经营业绩大降

除了像分众传媒投资的小贷公司多年亏损并拖累上市公司业绩之外,还有一类上市公司也曾靠小贷公司大玩金融游戏而带来了不少收益,甚至靠这些收益还支撑起上市公司的业绩。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所投小贷公司的突然爆雷让这些业绩支柱出现失衡,上市公司的经营变得空心化,如踩雷微贷网的汉鼎宇佑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查看汉鼎宇佑近几年财报可发现,其一直在靠投资净收益支撑起自己的业绩,而为其带来投资收益的恰恰是前段时间被立案调查的微贷网。据《红周刊》记者统计,这些年来,汉鼎宇佑从微贷网身上获得的投资收益有两种:一是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收益(即按所持股份分利润),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7015.14万元、1.05亿元、5977万元;二是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比如转让股权,且这部分股权升值),2017年、2018年分别为8442.97万元和6149.91万元。整体核算后,2017年至2019年,微贷网共带给汉鼎宇佑约3.8亿元的收益。要知道,在2017年和2018年,汉鼎宇佑几乎全是靠着微贷网的投资收益以及转让股权时溢价的估值来支撑业绩的,如果没有微贷网,汉鼎宇佑若仅靠主营业务的话(这两年营业总成本大于营业总收入),恐怕早已陷入亏损,并走上“披星戴帽”之路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微贷网给汉鼎宇佑带来一系列收益的过程中,《红周刊》记者发现,这其中是存在着不少令人不解疑点的,而这些疑点大部分都涉及到汉鼎宇佑在挪腾微贷网股权时给出的估值,其中是否涉及到利益输送问题是令人有疑问的。

首先第一个估值疑问发生在2017年6月,当时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汉鼎金服以自筹资金3.47亿元向实控人旗下另一家公司杭州汉鼎收购微贷网6.66%的股权,由此推算,此时对应的微贷网100%股权估值为52亿元。要知道仅在一年前,同样是汉鼎金服向杭州汉鼎收购微贷网8%的股权,却只花了2.4亿元,对应微贷网总估值仅为30亿元。在短短一年中,微贷网的总估值就由30亿元上升至52亿元,这一估值上升速度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变相将上市公司资金“输送”到实控人手中是有疑问的。

第二个估值疑问仍然发生在2017年,当年汉鼎宇佑以1.7亿元的价格将微贷网2%股权转让给深圳华声前海投资有限公司,由此推算微贷网100%股权估值又变成了85亿元,要知道在2017年6月收购微贷网时的总估值还刚涨到52亿元,可在短短几天,微贷网估值又“火箭式”上升至85亿元,如此变化之大让人疑惑。要知道,此番卖股权的对象深圳华声前海投资有限公司与汉鼎宇佑关系匪浅。资料显示,国盛金融控股集团持有华声前海的100%股权,实控人是杜力及其一致行动人张巍,而与此同时,国盛金融控股集团的子公司国盛证券又是汉鼎宇佑的第5大股东,持股比例达2.86%。类似的情况在2018年也发生过一次,当年汉鼎宇佑再次卖出微贷网部分股权,当时的交易对象是北京千山信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而汉鼎宇佑集团本身就是千山资本的股东之一。

如此情况意味着,微贷网在几个利益相关方之间被来回倒腾,如此操作更令人怀疑其估值是否“任性”和“草率”了。在汉鼎宇佑买入时估值低,而卖出时估值又暴增,而且是在一年时间内,由此很难不让人怀疑是这几家“密友”在相互“抬轿子”,从而给汉鼎宇佑“行方便”。

不过,这种金融游戏虽然一度支撑起汉鼎宇佑的业绩,但毕竟不是踏踏实实的长久之计,随着微贷网的爆雷,汉鼎宇佑曾经的“好日子”已经过去。2020年2月,汉鼎宇佑将2019年净利润调整为-7.46亿元,其中对微贷网的计提减值费用就高达6.72亿元。

如果算笔账的话,2017年至2019年,汉鼎宇佑通过微贷网共获得约3.8亿元的投资收益,然而仅在2019年一年就因为计提减值6.72亿元“消失殆尽”,甚至还亏了约2.92亿元,这还不包括2015年至2017年,汉鼎宇佑旗下子公司三次为了买微贷网股权所花费的公司自有资金7.37亿元(有两次进入到实控人旗下另一公司腰包)。从这一结局看,这些年汉鼎宇佑为这场“金融游戏”所有的忙前忙后,是否成了“一场游戏一场梦”呢!

目前,微贷网已经被相关部门立案调查,其无论在美股的股价还是经营上都已遭受重创,汉鼎宇佑虽然还持有其14.13%的股权,但显然已经不能再依靠微贷网“输血”了,经此一事之后,汉鼎宇佑也变更了实控人。截至2020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大幅下滑64%,仅有4391万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277万元,下降142%。如此变化之下,汉鼎宇佑前途如何,令人忐忑。

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汉鼎宇佑除了靠微贷网大玩金融游戏最终爆雷之外,其实《红周刊》记者发现其本身在经营上就早已出现一些疑点。比如汉鼎宇佑曾在2017年年报中提到,当年其智慧城市新增订单约6.6亿元,仅2017年第四季度就新增订单3.5亿元,可查看其2017年和2018年财报,2017年的总营收仅为4.04亿元、预收账款为2273万元,2018年总营收为5.28亿、预收账款为5358万元。如此数据表现情况下,这6.6亿元的订单又是如何能够体现在财报中的呢?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不解的是,虽然汉鼎宇佑2017年、2018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还都为正,但若仔细查看可发现,这并不是公司主要业务做得好的原因,而是公司收到了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尤其是收回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往来款金额较大,仅2017年、2018年这笔金额就分别达到2.67亿元和1.16亿元,若没有这笔钱入账,其实际造血能力早就显现出危机。比如拿2019年来说,当年公司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降至4404万元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就变成了-5198万元。那么为何这笔钱在2017年、2018年金额都比较大,而到了2019年就出现了锐减呢?对此,公司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如此情况也让人怀疑公司在2017年、2018年,是否有靠这笔钱来粉饰经营现金流净额的嫌疑。

趣店股价持续缩水 或已成大股东国盛金控累赘

在踩雷微贷网的上市公司中,除了汉鼎宇佑之外,还有另一家上市公司国盛金控,其与汉鼎宇佑一样,都借着所投的小贷公司大玩金融游戏,虽然国盛金控并没有像汉鼎宇佑一样完全爆雷,但其所投的其他小贷公司也是问题缠身,风险暗生。

从相关资料来看,国盛金控及其实控人所操控的整个“国盛系”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颇为活跃,除了投资微贷网之外,还参股了在美上市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趣店。

像汉鼎宇佑一样,国盛金控在参股趣店的过程中,也通过挪腾趣店的股权而大玩金融游戏,把趣店的股权通过“左手倒右手”的方式一步步装入到上市公司之中,同样让人质疑的是,这其中也很可能涉及到了利益输送的问题。

《红周刊》记者查阅国盛金控以往公告发现,国盛金控在2016年10月25日发布公告称,将通过旗下子公司深圳华声拟购买凤凰祥瑞(实控人旗下另一公司)持有的北京快乐时代5%股权,而北京快乐时代运营的正是趣店集团。在此番交易过程中,国盛金控支付了3.75亿元现金,获得北京快乐时代5%的股权,由此推算,当时的北京快乐时代100%股权应该约有75亿元。当时的公告显示,来自银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给出的权益价值评估报告称,北京快乐时代市场估值为82.91亿元,5%股权按理应值4.15亿元。所以,3.75亿元的交易价格相当于凤凰祥瑞打折把手中趣店部分股权转让给了国盛金控。

然而,这看似“打折”的交易若不打折,北京快乐时代82.91亿元的市场估值也不一定是合理的。据当时的评估报告,82.91亿元的估值已经较当时标的公司净资产增值了62.5亿元,增值率高达307%。要知道,以当时截止日2016年7月31日时点看,北京快乐时代的总营收才不过4.8亿元,净利润也只有1.58亿元,而在此前的2015年,标的公司净利润还亏损了5.43亿元。也就是说,若北京快乐时代当时的整体估值都是“虚高”的,则国盛金控所花的3.75亿元现金就有可能是偏高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笔交易费用最终进入了同一实控人旗下的另一家公司手中,如此的资本运作难免有变相利益输送的嫌疑。

除了存在利益输送嫌疑之外,未来一旦趣店出现业绩变脸,则对国盛金控无论从账面上还是从股价上都会带来不小的冲击。首先,从资产账面上来看,趣店对国盛金控的其他综合收益一直影响较大,因为随着趣店股价的变动,国盛金控手中的股权估值也有所变化,而增值的部分就计入了其他综合收益中,这一点曾经为国盛金控带来利好的,比如2017年趣店上市当年,其不断上涨的股价就曾为国盛金控带来高达8.08亿元的其他综合收益。不过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若一旦趣店股价大幅下跌,则国盛金控的其他综合收益也将会大幅缩水。这种情况在趣店上市的第二年(2018年)就已显现。当年,趣店给国盛金控带来的其他综合收益一下子从2017年的8.08亿元下降至2018年的5645.9万元,甚至自2019年开始,国盛金控就没有披露趣店为其带来的其他综合收益了。

虽然其他综合收益并不影响企业当期的净利润变化,但是会影响公司的净资产多少。2017年,因为趣店给国盛金控带来的8亿多元其他综合收益,一度令上市公司当年的净资产增长了11.27%,规模达128.8亿元。然而在2018年趣店股价大跌后,其他综合收益又出现大幅回落,使得上市公司当年的净资产又缩水了11%。要知道,净资产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无论对股价还是信贷都是不可或缺的指标,而一旦净资产出现缩水,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影响是非常负面的。

目前,趣店股价仅在1.5美元左右徘徊,若未来持续下跌,将会进一步导致国盛金控净资产的缩水。对于国盛金控来说,这也不是首次出现的情况,在2018年时,其投资的微贷网就因股价下跌(持股2%)曾令上市公司国盛金控其他综合收益计提减值损失约8858.8万元,导致当年其他综合收益变为-3817万元。未来,若趣店股价依然不见好转,则不仅没有给国盛金控带来收益,相反还很可能成为上市公司净资产的拖累。

截至2019年底,国盛金控仍然持有趣店5.03%的股份,而且享有趣店六分之一的董事会席位,然而,趣店的前景已非常令人担忧,单从财务数据来看的话,2017年上市以来,其业绩增速已经大幅减速,截至2020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54%,净利润亏损4.87亿元。

在这场资本游戏中,趣店未来走向如何,不仅对国盛金控的净资产带来明显影响,且也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带来直接影响。更值得注意的是,操控这些资本游戏的杜力、张巍近日因涉嫌隐瞒实控人,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8月14日晚,国盛金控公告称,控股股东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泡沫一旦被戳破,留给上市公司和股民的很可能只是一地鸡毛。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