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风鹏正举。深圳,在改革开放最前沿见证了中国发展的奇迹。
40年来,深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逐一化解城市超常规发展中不断涌现的安全挑战。伴随着平安深圳建设的深入推进,群众居家更安心、出行更放心、生活更舒心,“平安深圳”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深圳已成为全国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民生导向,信息化助力发展
平安是最大的民生,是每个人安心奋斗、全力追梦的基石。
“来了就是深圳人。”自上世纪80年代始,无数怀揣着梦想的人们纷纷来到深圳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
人口的急遽增长给深圳带来巨大发展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治安管理上的巨大挑战。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深圳便开始探索对流动人口的管理。1984年,深圳在国内率先实行暂住证制度;1985年,《深圳经济特区暂住人员户口管理暂行规定》出台,正式将外来人口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2008年,《深圳市居住证暂行办法》实施,标志着政府角色由重管理向重服务的转变;2014年,深圳更是以经济特区法规形式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如今,居住证已成为流动人口享受城市服务的凭证。
特区建立之初,随着深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激增,社会治安也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飞车抢夺”案件高发。为遏制此类犯罪,深圳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与探索:从早期成立专业打击队伍重拳出击,到开展“禁摩限电”联合整治,再到发动群防群治力量捆绑参与,走出了一条专业打击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打击之路,有效遏制了犯罪高发态势。2018年,深圳实现“飞车抢夺”警情“零接报”。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接触性犯罪加速向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非接触性犯罪转移。2013年6月,面对新形势,深圳先行先试,率先开通反信息诈骗咨询专线,建立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成立线上反诈联盟,建立公安、通信、银行三方联防联控机制,将打击锋芒扩展到电诈犯罪的上下游黑灰产业。在反诈工作中,深圳强化信息化应用,研发“鹰眼盒子”“麒麟系统”等反诈骗工具,取得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新突破,被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认可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近年来,深圳公安依照上级部署,依托“智慧新经侦”,不断优化公开透明的营商环境,组织开展系列涉税犯罪专项行动以及多个打击侵权假冒犯罪专项行动,系列打击虚开骗税犯罪专项案件扣押涉案实物价值为全国之最,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成绩多年排名广东省第一。
信息化的春风也吹向“放管服”改革领域。2017年5月,深圳公安推出民生警务深微平台,覆盖从户籍变动、出入境签证预约、机动车业务到工作留学所需的无犯罪记录证明等。市民动动手指即可在线办理。目前,该平台实现深圳公安政务服务事项100%上线,可在线办理267项公安民生业务。
深圳的公安信息化建设成果在疫情防控中更是大显身手。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深圳精准预警90.1%的国内输入本地病毒携带者,找出密切接触者1.8万余名,同时高压严打涉疫情违法犯罪,确保了社会面持续稳定。
如今的深圳,公安信息化应用已无处不在。2020年8月19日,根据大数据模型分析研判,深圳出动警、税力量200余人次,在广东、四川、河南3省5市对涉税专案开展同步收网打击行动,共打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团伙6个,涉嫌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约127亿元。
构建智慧打走私体系,守护国门安全
深圳特殊的区位决定了它既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反偷渡、打走私的主战场。
2016年,深圳调整海防与打击走私工作管理体制,成立了市海防与打击走私委员会,将市海防与打击走私委员会办公室改为在市公安局挂牌。2017年,深圳市海防打私办全面统筹协调海关、公安、边检、边防、检验检疫、市场监管和口岸管理等市海防打私委成员单位,实现海防打私工作模式由以往的协调式向实战化转变,工作合力得到显著加强。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国内肉价趋高、深港陆路口岸关闭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深圳西部海域走私形势严峻复杂。深圳公安统筹联动各方反走私综合治理力量,不断创新反走私综合治理联勤联动、合成作战方式,全面构建打、防、管、控、建、宣六位一体管边控海立体体系,严打偷渡走私违法犯罪,严防疫情境外输入。
今年7月下旬,深圳公安牵头海警、海事、缉私等海防成员单位启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击走私偷渡犯罪专项行动,现已累计查获走私案件46起,抓获涉案嫌疑人469名,查扣走私冻品519吨、成品油8万余升,查扣涉案车辆48辆、船舶27艘。
深圳市海防打私办科长王虎介绍,专项行动聚焦打团伙、打大案、打幕后,集结精干力量全力侦办海上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以此为突破口深挖扩线、追查源头,一举摧毁了多个水上冻品走私违法犯罪网络,铲除一批为走私偷渡提供大马力改装快艇的黑色产业链。其次,严密海上巡逻查控,组织多部门开展夜间巡逻,共计开展海上巡逻查控行动50余次,形成海上严打严防的震慑声势。
见警亮灯,让安全看得见
如今行走在深圳街头,经常可以看到民警巡逻。加强路面巡逻,提高见警率、管事率,不仅是震慑路面犯罪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强市民安全感的有力举措。
早在1995年,深圳第一批巡警就正式亮相鹏城街头。为给深圳巡警巡察执法提供有力法律依据和保障,1995年7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人民警察巡察条例》审议通过,明确赋予巡警维护社会治安、参与城市管理、为民排忧解难三大工作职责和综合执法权。在法规制度保障下,深圳巡警走上了一条法治化、规范化的成长之路。
2003年,深圳探索“巡所捆绑”路面区域防控机制,整合路面巡逻和治安防控的警力资源,由此实现巡警中队和辖区派出所一体化、打防一体化、职责一体化、指挥一体化、考评一体化。
2004年,针对街头流窜犯罪突出的状况,深圳开始实施网格化巡逻防控勤务模式,推动路面勤务模式由传统的被动反应向主动先发转变。
2014年,深圳启动“法治通城”行动,全方位推进路面交通十大重点整治、十项严管措施,全面提升了深圳交通文明和治理水平。
2019年,深圳建立交巡警融合工作机制,打通警种壁垒,实现治安管理、交通管理、服务群众等职能有机融合,切实提升了见警率、见灯率、管事率。
2020年中秋节国庆节叠加,又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的第一个长假。深圳公安成立高规格节日安保指挥部,启动高等级社会治安巡逻防控勤务,重点加强社会面特别是假日景区、出入深公路等重点部位的警力部署,每日3.85万名警力在岗在位,严密布防,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4%,接报交通拥堵警情同比下降11.7%,为群众欢乐祥和过节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中国警察网记者王清波 、通讯员张奎、 刘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