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等
来源:证券日报|0 | 2020-11-12 09:43:09

全面落实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要求成为今年监管系统重要工作之一。11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召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动员部署会再次提出,要落实“零容忍”要求,从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深入贯彻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要求,围绕健全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严厉查处大案要案、健全民事赔偿制度等任务,加强与相关部委的沟通协调,细化工作举措,抓紧落实落地。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零容忍”作为今年监管高频词在多个重要会议出现。3月20日,在证监会召开的2020年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暨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7月30日,在证监会召开的2020年系统年中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上提出,落实“零容忍”要求,严厉打击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多渠道、多平台强化执法宣传,传递“零容忍”的鲜明信号;8月24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仪式上致辞时强调,“零容忍”是强化监管震慑,净化市场生态的重要保障,只有保持“零容忍”,才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减少管制、增强活力创造有利条件。10月31日,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强调,坚决整治各种金融乱象,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中邮证券首席研究官尚震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资本市场承载了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经济转型的历史使命。全面推行注册制和退市常态化,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切违法违规行为都是资本市场发展必由之路的障碍和绊脚石。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在监管层的治理下,保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优良作风,围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等方面严抓严控,始终以“零容忍”的态度落实中央精神。

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经济学院教授韩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零容忍”通过严厉打击查处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可以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市场良好生态,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今年以来,监管层加强与执法机关的协调配合,及时查处了一批具有多方面代表性的大案要案,加大了“零容忍”政策的宣传力度,对规范市场投融资主体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同时也积极配合立法机关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推进了集体诉讼制度的建立。

值得关注的是,“零容忍”的践行离不开法律保障。11月6日,中国证监会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十二宗证券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典型案例的发布,既能够以案说法,向市场传递“零容忍”的信号,提升执法威慑,净化市场生态。此外,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支持和保障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到,推进金融审判工作创新。依法审理与创业板改革有关的各类案件,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提供司法保障。

京师律师事务所内幕交易争端处置法律事务部主任王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是减少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落实投资者保护制度的重要措施。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规范每一个市场参与者依法办事;二是市场监管层的自我规范与监督,惩治和约束是必要手段,自我规范和监督是重要前提。

王营表示,最高法在科创板和创业板提出的司法保障,和我国注册制改革密切相关,未来相关制度会覆盖整个资本市场板块。其对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改革有着全面意义,从市场交易、投资者保护、金融风险防范和中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详实而有效的法律措施,为有效建设完备的融资功能、基础制度、集体诉讼、市场监管有效的多层级资本市场体系营造良好司法环境。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