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随着开学季临近,中国铁路部门推出学生购票优化新政,以“五大灵活举措”精准回应学子出行需求。这项自9月6日起实施的政策调整,不仅打破了传统学生票使用的时空限制,更以技术赋能与规则创新,构建起更人性化、智能化的服务生态。
破除时空桎梏,赋予出行自由新内涵。新政彻底打破学生票“寒暑假专用”的刚性约束,将每年4次单程优惠升级为“学年内随时可用”的弹性机制。这一改变看似简单,实则解决了学生因实习、就医、家庭变故等非假期出行的高成本难题。更值得肯定的是,退票后优惠次数自动恢复的“容错设计”,消除了大学生群体因行程变动产生的经济顾虑,让“说走就走”的青春不再被车票限制。
动态区间调整,构建精准服务新模式。通过与学信网数据直连实现优惠区间智能核验,允许家庭居住地根据实际需求无限次修改,这一创新直击转学、搬迁等现实痛点。相较于过去“一次核验终身不变”的僵化模式,新政既保证了资质审核的严肃性(院校信息必须与学信网一致),又赋予学生根据人生阶段调整出行范围的自主权,体现了“管理+服务”的双重智慧。
票价体系革新,打造真实惠民新标杆。动车组票价执行“执行票价7.5折”的计价规则堪称亮点:当某趟列车二等座执行票价为公布价8折时,学生票再享7.5折,实际支付仅为公布价的6折。这种“折上折”机制比传统“公布价7.5折”更显诚意,普速列车硬座5折、硬卧补差价的稳定政策则形成“高端更优、基础更稳”的保障体系。数据对比显示,京沪高铁二等座学生票价将从原公布价的7.5折(约462元)降至执行价的6折(约354元),单程节省108元。
服务流程升级,重塑便捷出行新体验。已通过资质核验学生免检学生证的政策,看似微小实则意义重大。这背后是铁路12306系统与教育部学信网的数据互通,是“信用乘车”体系的延伸。而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即可购票的设定,更将关爱前移至入学环节,让初离家乡的学子感受到第一缕社会温暖。这些细节改进,共同编织出覆盖全学段的关怀网络。
在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此次学生票改革绝非简单的政策调整,而是铁路部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优化双轮驱动,既提升了公共服务效能,又培育了新的消费增长点。当“说走就走”的旅行梦想照进现实,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政策温度,更是新时代国企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的温暖画卷。(李海峰)